什么是“铊”——生活中的毒理学

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的“朱令事件”轰动一时,1995年4月她被确认为铊盐中毒,遗憾的是朱令在2023年12月于北京去世。“铊”中毒到底是什么呢?

什么是“铊”?

铊(tā)元素符号为[TI],是无味无臭的银白色金属,地球上广泛分布的稀有元素之一,通常以一价或三价的硅酸盐矿物和硫化物形式存在于土壤中,铊盐为无色、无味的结晶,溶于水后没有特殊口感。

“铊”的中毒表现有什么?

铊毒性高,一般成人最少致死量约为每公斤体重8-12毫克,不足1克即可致死。

急性铊中毒,一般接触12~24小时后即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,随后出现的周围神经病变以下肢为主,常见足部麻木伴烧灼样疼痛,痛觉过敏,2-3周内常会出现头发束状脱落,可以短期内发生斑秃或全秃,胡须、腋毛,阴毛和眉毛亦可脱落。

慢性铊中毒除上述症状外,还有视神经、迷走神经和脑神经损害,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、声音嘶哑、吞咽困难、饮水呛咳、心动过速等症状。

展开全文

“铊”中毒的可能途径有什么?

日常生活中接触铊的可能性很低,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导致中毒:含铊废水污染水源或土壤,人们食用该土壤生长的蔬菜、瓜果或饮用污染水后发生慢性鉈中毒;生产中,防护设备不到位,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接触引起中毒;另外,铊盐误服也是一个因素。

“铊”中毒的诊断、治疗是怎样的?

除了调查病人的接触史以及相关临床症状外,检测尿液中铊含量是公认的铊中毒确诊方法。

目前,铊中毒无特效治疗方法,如果是经口摄入发生的急性中毒,应立即采取刺激催吐,并口服普鲁士蓝,促进铊从肠道排出,同时给予B族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;如果是慢性中毒,应立即脱离接触,给予类似急性中毒的对症支持治疗。

关于铊中毒以上的介绍中已经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说明,相信大家对铊中毒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。

注意:一旦中毒,就尽快治疗,千万不要拖!

参考文献:

《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》(2021)

《铊环境分析化学方法》陈永亨著(2020)

《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》(GBZ226-2010)

撰稿:郑薇

美编:邓舒文

审核:张丽、刘科亮、程刚

推荐阅读

每周吃几个鸡蛋,健康益处更大?这样吃既能护心,又可降低死亡风险

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一回事儿吗,针对流感病毒的消毒方法有哪些?| 科普时间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